11月6日下午,图书馆“师生共读经典”系列活动第八期(总第48期)在教学楼H803顺利举行,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。本次活动由文化与传播学院汪贝娅老师担任领读人,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刘慈欣笔下宏大而震撼的“三体宇宙”,从科幻、哲学与人性等多维视角,深入解读这部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高度的文学经典。

活动现场
活动伊始,汪贝娅老师从“三体宇宙观”切入,系统阐释了“黑暗森林法则”“接触符号理论”以及“宇宙维度战争”等核心概念。她引导大家跳出传统“外星人入侵”的叙事框架,转而从社会学、宇宙学与人性层面重新理解《三体》。
“《三体》的伟大,不仅在于其恢宏的想象力,更在于它让我们以宇宙的尺度反观自身,反思文明的未来,”汪贝娅老师感慨道,“而今天,在座的每一位同学,已经从尘世仰望星空,窥见那无垠的宇宙。”
在文学分析环节,汪贝娅老师以“面壁计划”和“阶梯计划”为线索,串联起《三体》三部曲的恢宏叙事。她指出,书中人物并非抽象的象征,而是在极端环境中展现人性复杂与光辉的“圆形人物”。他们的命运既是个人的抉择,也是时代的缩影。

汪贝娅领读《三体》
互动环节中,同学们从叶文洁、汪淼、罗辑、程心等主要人物的名字出发,分组探讨其背后的象征意义。有同学认为,叶文洁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终结者与历史伤痕的背负者;也有人认为,汪淼的名字暗含与“三体世界”间的微妙联系。
随后,讨论更进一步,同学们围绕“程心是文明的守护者还是毁灭者?”“生存是否是文明的第一需要?”等议题,从道德、人性、科技与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辨,现场气氛热烈。
文|麦昊然
图|梁佩琳
